00_02_01校長室

   雲美雪 校長  

雲美雪校長

學歷:

彰化縣線西鄉線西國民小學

彰化縣和美鎮和美國中畢業

彰化女子高級中學畢業

私立輔仁大學國際貿易系及英文輔系畢業

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畢業

經歷摘錄:

南投縣親愛國小教師

彰化縣同安國小教師、教務組長、安山分校主任

國家教育研究院第124期國小主任儲訓班結業

國家教育研究院第139期國小校長儲訓班結業

兼任彰化縣同安國小校長【105年2月-106年7月】

彰化縣芬園國小校長【105年2月-110年7月】

現任彰化縣白沙國小校長【110年8月1日起】

雲美雪 辦學理念

教育在教人成人、在協助學生追求「生命價值的自我實現」。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,成就每一個孩子,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感受教育愛並展現學習的熱情,是教育工作者應有的體認。史蒂芬柯維在《與成功有約》一書中提到:以終為始,就是要先確立正確的教育目標,學校因學生而存在,因此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,在友善校園概念下,整合校內外社區資源提供學生優質的學習環境,發展學生優勢智能,讓每位孩子對未來充滿希望,以創造人生無限的可能。願與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,一起為彰化縣的教育園地廣植福田。

  • 啟發學生多元智能

依據多元智能之父加德納博士的理論,啟發學生八大智能,引導學生適性發展,設計多元彈性主題課程與評量,提供多樣化學習活動,讓孩子用自己的優勢智能主動積極學習,增進學生人際智能,培養學生空間智能,增進學生自然觀察智能,鍛鍊學生肢體動作智能,訓練學生數學邏輯推理智能,開啟語文智能,發展音樂智能,陶冶內省智能。

  • 奠定學生基礎核心能力

教育孩子熱愛求知的能力,教導孩子動手操作能力,學會改變的能力,培養孩子思辨的能力,與他人相處的能力與問題解決的能力。品格道德的素養,資訊科技的能力,關懷服務的能力,創新應用的能力,語言與應用的能力,國際關懷與包容的能力。

  • 建構學校教育願景

精實、卓越、人文、國際。以踏實的學習態度精益求精用心學習及思考,注重細節由優質至卓越,培養師生具人文關懷生活品味,培育學生成為具有國際移動力的世界公民。以閱讀深耕自主學習,孕育精實的學科能力,推動閱讀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,開啟學生知識學習的一扇門。多元社團活動,活化校園氛圍,豐富學生學習視野,以宏觀胸懷培養卓越人材。以空間營造及生活美學建構人文藝術生活環境。體驗多元文化接軌國際教育,以英語力紮根國際移動溝通力及包容力。

  • 以正向領導型塑優質學校文化

積極正面思考力引領全校師生,讓學校充滿朝氣與活力,充滿信心及堅毅的勇氣,凝聚親師生正向能量,活化校園學習動能,營造信任、支持、分享、尊重、接納、友善的工作環境,型塑優質學校文化推動永續校務經營。

  • 激發教師熱情展現師生優勢能力

讓教師能清楚看見孩子的需要,也看到自己的責任,提升教師專業,精進教師專業永續成長,終身學習。建立教師專業社群,提供教師微型教學演練機會,創新教學,鼓勵開放教室公開觀課,以同儕互助善意的眼睛提供鼓勵與建議,改進教學策略及教學方法,增進學生學習效果,傳遞熱誠,展現教師專業與熱情,創造教師教育生涯高峰經驗。

  • 型塑服務敏捷行政團隊

以雁行領導相互支援,以E化管理建立學校行政知識資料庫,整合校務行政系統,簡化行政工作,融入創意及提升行政效能,從優質到卓越,知人善任賦權增能,共築教育希望工程。

  • 注重校園空間美學

建設優質外部環境設施,定期維護檢修創造安全校園,活化校園閒置空間,整體規劃生態及藝文學習環境,建構校園多樣化主題學習區,讓親師生共同布置整理校園,共創回憶。校園物種及樹種多樣化,提供各類教學情境,建置閱讀角及文學步道,提供行動學習資源,擴充學校資訊熱點。

  • 落實教育公平與正義

尊重學生個別差異,化差異為優異,落實補救教學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,創造每位學生成功的機會,強化弱勢關懷,對於高風險家庭更要多一份關注。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要從小奠基,培養學生成為有品質,重品德,有品味的現代國民。

 

 

  • 培養學生自主行動學習

讓學生體會生命意義,觸發生命的感動,培養學生探索,資料收集、整理、分析及系統思考能力,能發現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。培養人文社會關懷,融入社區培養在地認同的愛鄉愛土情懷,建立與土地共榮的鄉土情懷,擴大學習空間,走入社區有能力為社區盡一份心力。

  • 資源整合擴大行政效能及教學效益

爭取補助型或競爭型活動經費,善用社會及企業資源,以挹注學校活動及設備,水平與垂直整合建立策略聯盟資源共享,開源節流讓經費產生最大效益。整合家長力量,家長會支持與志工支援,開放學校資源與社區共享,讓學校成為家長希望的場域。

  • 發展學校特色建立品牌行銷

善用Facebook 、 Line等網路平台建立溝通管道,快速行銷,建立學校品牌形像,增取外部資源、也讓老師及學生獲得社會對學校教育的支持及肯定。